知道平台
为什么我们只招收有理想的学生?_读书_腾讯网
为什么我们只招收有理想的学生?
——昆明现代培训学校余开顺校长谈办学的“二八定律”
导语:这个世界上有一个“二八定律”,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19世纪发现的,比如说20%的人创造了80%的社会财富, 20%的人管理着80%的人,20%的人成功80%的人不成功,等等。
在我们云南有这样一所培训学校,短短几年,就成为同行业的翘楚,而学校的成功,也是归功于对“二八定律”的理解与应用。今天,我们就走进昆明现代培训学校,与该校领导人就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访谈。
学校存在的价值是帮助学生实现理想与目标
记者:传统的教育讲求的是“有教无类”,没有不能培养的学生,为什么现代学校要提出只招收有理想的学生?
余校长: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目标,前进的方向,有的人理想大,有的人理想小。(配图,马云:理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?)理想再大,实现不了就成了空想、梦想;理想再小,能够实现就有意义和价值。
昆明现代培训学校是一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,专注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,帮助学生学一门技术,创一番事业。我们不能帮助所有的人,我们只能帮助想通过学习一项有用的技术,并且通过这门技术在社会上生存、发展和创业的人。
因此,我们学校的定位就是只招收和培养有志于技术就业、技术创业的年轻人。
面试是把就业服务做在学生入校之前
记者:很多的学校学生只要来了就招,什么学生都要,为什么你们学校招生还要通过面试呢?
余校长:我们都知道,大学毕业的学生,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人只有10%不到,很多人直到毕业了之后才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个专业,或者根本就不喜欢干这个工作。那我们职业培训学校毕业的学生是不是好一点呢?但我们通过对历年毕业的学生跟踪调查后发现,三年后,我们的学生还在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也只有20%。有的人学了挖掘机驾驶,却在汽车修理店修车,有的学习了美容美发专业,却去开了一家餐馆。
记者:有点不合常理?
余校长:是的,按理说,学生带着很明确的目标来学习,毕业了学校安排他去干本专业的工作,不会再有什么变故。后来我们发现一个问题,就是学生在入校之前,对于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基本上不了解,也不知道自己内心需要什么,自己适不适合读这个专业,以后适不适合干这个工作,基本一无所知。
针对这个问题,我们就设置了面试制度,目的是让学生在入学前对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进行充分的了解,把专业特点、专业前景给学生讲清楚,同时我们的职业规划老师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,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,如果这个学生不适合读我们学校的专业,那我们会建议他选择其他的学校。
记者:那我们能不能这样理解,其实面试就是把就业工作提前做了,一般的学校是毕业了才推荐工作,而你们是在学生入学前就进行就业服务?
余校长:是的,职业规划设计是贯穿在我们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的。我们要求学生在学习之前先进行职业规划,如果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,我们建议学生不要盲目学习,如果学生没有职业理想与职业目标,我们就不建议他到我们学校学习。
“二八定律”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
记者:上午我在与多位主讲老师交谈的过程中,他们都不止一次谈到贵校的“二八定律”,你是怎么理解的?
余校长:昆明现代培训学校每年培养出2000多名学员,但我们在对学员进行就业安排服务的时候,发现用人单位招聘的员工,对技术层方面的要求东西仅占20%,而更多的要求是能吃苦耐劳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、能够与人沟通、会孝敬父母等等的能力,这方面些东西占到80%。国内外也有科学研究证明,一个人的成功,能力部份分只占20%,更多的是看不见的软实力。试想一下,一个满口脏话、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所谓技术高手,怎能立足社会并为社会做贡献呢?所以,我们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,把培养人的素质,即软实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。
学校的发展完全依靠学生的口碑
记者:在短短5年时间内,昆明现代培训学校这么迅速的发展,您觉得靠的是什么?
余校长:我们学校从成立的第一天起,我们就是树立了“为学生创造价值”的办学宗旨。五年来,我们一直在踏踏实实的抓好教学、抓好管理、抓好就业创业服务上下功夫,把是否为学生负责作为考核老师的主要标准。在挖掘机专业是我校的重点特色专业,从每年培训几百人到现在每年培训上千人,我们不论在办学规模还是招生人数上,已经遥遥领先于同行。其他比如美发专业、化妆专业、厨师和汽修等专业上,我们也得到了学生、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。2012年、2013年学校被上级主管部门授予先进学校。我们靠的就是认认真真的办学精神,让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提高,不但学会做人,且实实在在的学到了技术,在各个行业取得成功,帮助学生实现了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。因此,依靠学生、和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口碑,学校得以持续健康的稳步发展。
链接网址:http://topic.qq.com/a/20150302/041195.htm